October 24, 2007

Sour Time

(2007.10.28 補)

鬱悶的唸書天,就是要用一點美食來調味。
豆約了一起去「Sour Time」腳踏車廚娘的店去吃好吃的咖哩和小點心,
於是就選了個心情好的日子出發囉!

Sour Time 的外觀,從66巷進去之後要轉一個彎才會看到,在一個小小的十字路口,
有很低調的招牌,還有傳說中的「停」字。



店內的桌子都有可愛的彩繪,陽光透過大面玻璃窗灑進來,
選了一張鮮豔的桌子坐下,廚娘馬上就送來解渴的茶~真貼心*








首先上的是:(由左至右)
百香果南瓜咖哩薑黃飯、還沒放上菜單的最新小菜 有芥末子的蕃茄咖哩



百香果南瓜咖哩和豬肉蓮咖哩據說是來此必點的兩種經典咖哩,
果然名不虛傳,很清爽的獨特口感,還會咬到喀哩喀哩的百香果籽 XD

其實此時還有一份裝在竹籃子上的茴香奶油拉餅上菜了,
不過因為太快被我們吃掉了,所以完全沒時間拍到~哈
茴香奶油拉餅是大面又薄的手烙餅,捲起來包咖哩或是用沾的都很好吃~

再來是咖哩烤雞塊,上面灑了一些胡椒和辛香料,比起其他來算是較辣的一道,非常下飯~



又是可愛的小菜,百里香焗烤茄子
豆不敢吃茄子所以不勉強,但是像我一樣喜歡茄子的人一定不能錯過!
雖然是焗烤,可是一點也不油,茄子清新的味道完全突顯出來~



再來,豆提醒我,我們點的主餐都出完了,只剩下甜點囉。
買尬~怎麼這樣?為了這餐我可是沒吃早餐耶~
廚娘有點擔心我們吃不完,勸我們先把已經點的甜點上完再說,不過我們兩個大胃王可是信心滿滿,衝啊!

加點的豬肉‧蓮 咖哩




豬肉蓮咖哩附的小菜,原本是有芥末子的蕃茄咖哩,
不過因為我們剛剛都已經點了,所以改成豆子咖哩沙拉~今天我們吃了好多種咖哩呢~真開心*

其實加點的部份還包括一份馬鈴薯起司濃湯,不過一樣是還沒拍照就被瞌光了...
區區一碗湯怎麼能撫慰我們空虛的心靈呢?當然還是要來個招牌的豬肉蓮咖哩啊~
這是比較湯的咖哩,配上薑黃飯真是超棒的!
「蓮」則包括蓮子和蓮藕,可惜豆也不敢吃蓮藕~哈~讓我全包了~

終於進入飯後甜點部份!咚咚咚咚~!

鮮奶油南瓜薄片~***



剛入口的那一剎那,我和豆都被嚇了一跳,怎麼會這麼好吃啊~南瓜的甘味和鮮奶油的甜味真是超搭的!
馬上又加點了一份大的外帶,廚娘被我們大大嚇了一跳,還問我們是要帶回去給朋友吃嗎?
(很抱歉~還是自己吃~XD)

奶融地瓜~冰的喔!



在菜單上看到的時候,沒料到會是一道冰品,不過拿來當做結尾真的非常適合!
旁邊是廚娘招待的核果,一邊聊天一邊瞌瓜子(?)真愜意~*

晴空蘇打,有著漂亮分層的淺藍色,放在外星人桌上真是超可愛的~s(≧▽≦)/



我和豆預約了滿多樣東西,
因為在網路菜單上看到每一樣都覺得很好吃,
吃了這麼一大堆,還加上外帶,總共平均一個人三百元。
廚娘算帳時完全被嚇到,她不停的說我們很厲害,第一次有人在這裡可以吃到三百元,
正常人差不多兩百元就已經飽到天邊去了,一般客人頂多吃個一百出頭。
哈~開玩笑~這就是實力~
我和豆還特地選了個下午一點半才到,以免廚娘光是我們這桌就忙不過來哩~

其實我跟豆也在偷偷討論,Sour Time 的小菜和甜品真的是太便宜了,都是二三十元,
其實賣到四五十,一點也不為過。
腳踏車廚娘的咖哩是我已經耳聞很久的美食,
其實多年前也曾經(忘記在哪了)看過她騎腳踏車賣便當的倩影,今天能夠吃到,真的是太棒了~*

店裡有中文和英文兩種菜單,外國人也可以粉方便~



外帶餐盒是很懷年的網袋~XD
廚娘說這是她找很久才找到的紙餐盒和透明蓋子,第一次用來裝甜品喔!
沒想到我們這趟會有這麼多「第一次」:P





Sour Time 腳踏車廚娘的店
地址:台北市羅斯福路二段66巷16號1樓(近捷運古亭站7號出口)
電話:(02) 2321-1616
營業時間:週二至週六12:00-15:00、17:30-21:00
網址:http://blog.xuite.net/sourtime/2005


檢視較大的地圖



Sour Time

October 23, 2007

景觀建築及土地使用計畫之景觀生態原則

原名:《Landscape Ecology Principles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Land-Use Planning》
作者:Wenche E. Dramstad, James D. Olson, Richard T. T. Forman


本書從景觀生態學對人類社會危機與土地利用的重要性切入,解釋景觀生態學的四個學理原則:區塊(patches)、邊界(edges)、廊道(corridors)、嵌合體(mosaics),並以圖例說明這些原則的實際應用。相對於區塊、廊道、嵌合體可以簡單的用點、線、面來比喻,邊界的概念是在規劃中是相當重要,但卻又最晚、最少被談論的部份。當人類的各項發展持續擴張至自然環境,我們更應該正視這些早已存在的自然邊界逐漸對人為創造與自然棲息地之間的互相影響。

邊界本身即代表三種不同的角色,兩個不同的環境/生態區、以及其所交會、接觸或接近的關鍵地域。生態學上最理想的區塊形狀「太空船外型(spaceship shaped)」有一主要的中心區域、曲線的邊際,以及如觸手般伸出的廊道連結以利物種傳播,整體有如一神經元;這不僅適用於生態學,在城市的形成甚至戰爭的隊形也都適用。

在人類城市的擴張中非常頻繁的擾亂與切斷各種生物的通道,尤其在地窄人稠的台灣,很難想像會有如同瑞士與義大利之間的紅鹿廊道系統產生。

事實上光是開一條馬路,就一定會有數以百計的物種被迫搬遷或是改變通道。縱切台灣東部的蘇花高就不用說了,以桃園的社區舉例,蘆竹鄉在林口附近即將興建由台北通往大園的機場捷運與快速道路,總共三條路線橫切過蘆竹的山頭。附近有許多高爾夫球場,因為場地需要維護的關係,長久以來這裡的球場和社區都在觀測土撥鼠的生活路徑;在公路開始施工之後,土撥鼠原本頻繁出現的三個出口中,就有一個已經不再觀測到土撥鼠的出沒了。然而,機場捷運和快速道路是國家縝密思量之後所做出的重大建設計畫,也遵循景觀設計原則、儘量保留了完整的生態區塊,土撥鼠又是破壞高爾夫球場地形與地表軟/硬鋪面的首要元兇,我們該從規劃的哪個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

在人類/人工環境和動物/自然環境如此緊密依靠的現在,似乎在嵌合體中依循過去生物搬遷路線及原則,製造可以構成廊道的踏腳石區塊,以完成新的生物通道,才是景觀設計的最終課題。但是在台灣,無論我們如何把工業區趕到邊緣,它都還是離我們生活的區域很近,而且總是又切斷了哪個生態廊道。比方說桃園縣沿著整個海岸滿佈的工業區,隔離著人與海岸線一路北上,接著的就是限建的林口保護區(雖然即將還是會被捷運和快速道路攔腰切過),形成一種十分詭異的景象,工廠、住家、農田、茶園、荒地混雜在一起,沒有界線。

但空間上的區隔並不能在實質上將工業區從整個林口地區的生態系統中切割出來,這樣混雜的景象或許也正是現況的投射,引導我們不能迴避地去正視這個問題。只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所有的區塊都碎化散落在各處、邊界的範圍無法定義,我們如何去照著書中所說,分出所謂區塊、邊界和嵌合體?

在非都市土地尚可將木本植物集中成為一片完整的樹林區,但在都市區域內,完整而茂密的樹林是容易累積社會問題的地方:會有遊民聚集的問題,會有流浪動物聚集的問題,會有路人亂丟垃圾造成的髒亂問題,會有路燈照明效率降低的問題,會有犯罪率增加的問題……陽光不易照進也讓地表的灌木或草本植物生長不易,形成泥濘潮濕的地面,無怪乎管理單位為了整理容易,都直接做硬鋪面、在上頭挖幾個樹穴種樹了事;除非樹根浮起破壞鋪面,否則整體景觀乾乾淨淨、沒有爛泥巴也沒有毛毛蟲,不是很好?

在都市土地上要做到生態平衡真的不容易,都市人喜歡新鮮盛開的花、但不喜歡盛開過後枯萎凋零的花,都市人喜歡蝴蝶、但不喜歡蝴蝶的幼生-毛毛蟲,都市人喜歡強壯的大樹和樹蔭、但不喜歡大樹種在自家門口擋了店面和招牌……,都市人首先要面臨的就是如何與動物、植物和平共處的問題。日本東京長年以來都有烏鴉翻動垃圾造成的髒亂問題、攻擊人類引發的傷害事件(雖然我極相信是由人類先攻擊烏鴉而引起的)…動物族群數量增加造成的恐慌與環境壓力不容小覷,如何在景觀設計與社會問題控制之間取得平衡?一個物種多樣、接近野地自然環境的河岸空間是我們理想中的生態廊道,但若出現了蛇群、溝鼠-這些在自然生態圈中原本就應該存在的生物,我們該如何面對?

似乎離題了,這些該是《城市生態學》一書中該討論的內容才是,畢竟本書僅只是「景觀生態原則」,有理想崇高的原則來奉行總是好的。現實中總是存在許多讓我們和結果妥協的條件,但我們還是得有可以堅持、懷抱著的理想,才會有可以創造美好環境的可能機會。

October 22, 2007

城市生態學

城市生態學
.楊小波、吳慶書等編著
.科學出版社(中國,北京)
.簡體中文

城市作為人類的聚居地,其發展條件與環境及生態習習相關。城市的發展依賴著良好的環境條件,同時也深刻地影響自然環境。

城市與環境之間的關係其實就是人類社會與生物圈之間的聯繫,這也是城市生態學的思考核心。本書一開始首先從生物學中的生態系統基礎理論來定義何謂生態系統,生態系統是由生物與無生命物質所構成,以種類、數量、空間配置、時間變化為架構。除了我們可見、可接觸的部份以外,能量的蓄積、流動和交換更是生態系統中很重要的一部份。

城市是相對於整體環境來說,人工環境比例較高的地方。人工環境即是指相對於自然環境而言,人類在開發利用與干預改造自然環境的過程中構造出來的、有別於原有自然環境的新環境,意指農田、水庫、林場、牧場…皆包含在此範圍內。(依照這樣的定義,較大的城市內幾乎不可能有自然環境存在。)

文中也引用相當多的資料以表示城市各項污染的形成與嚴重性,但在每章節最末提出對策建議時,總是又脫離不了學術的理性範疇,只提出概念性的內容, 無法落實到實質的操作面或是政策面。

比方說在土壤污染的建議裡,提出「嚴格控制污水排放標準,除重金屬外,對致畸、致癌以及難以降解的有機物和半衰期長的放射性元素和病原菌等進行廠內處理,不允許將此類物質直接排入農田。

但又說「根據區域性土壤環境容量,進行污水定額灌溉,並對輸入土壤中的污染物進行總量管制。

阻止有毒物質進入土壤是舉世皆然的價值,各國政府也都制定相關法律規範、並且「嚴格控制」,但無論先進國家或落後國家,經由非正當管道排放廢棄物的工廠卻還是比比皆是,在此情形下如何能做到「對輸入土壤中的污染物進行總量管制」?如果這些污染物是可以總量管制的、是可以受到控制的,那是否在理論上也可以做到全面禁止污染?

在討論城市動物時也同樣產生矛盾。

書中首先提到城市中的野生動物會造成人類社會中種種危害、會帶來病菌、也會對環境造成破壞,而後馬上又進入討論如何保護管理城市中的野生動物,要創造適宜的生育地、要禁獵,但是接著又談到野生動物的肉和皮革有著一定的商業價值。

最後提出的兩點建議是要為野生動物提供充分的生存空間、防止人類干擾和傷害野生動物,但是實施對策則是改造地形、控制樹種、以教育提高公眾的道德水準、避免人類接近動物生育地;實在看不出除了「動物園」這個已經過時的答案之外,人類在城市中該採取何種與動物和平共處的方式。

唯一提到較可取的觀點是,絕大多數使用者選擇能源的原則是以效率為衡量標準而非其所造成的污染率,因此公部門與學術單位應該更積極致力於尋找開發更乾淨且有效率的能源,而非紙上談兵的空談理論概念。

October 20, 2007

世界惡女大全

世界惡女大全
.作者:桐生 操
.譯者:陸蘭芝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06年07月08日
.ISBN:9861731148

就如同作者在前言中所說:
「男人往往把女人分為『惡女』與『聖女』兩種類型,這樣並不能真正區分出女人的特性,因為現實生活中,女人多兼具這兩種特質。」


本書雖名為「惡女」大全,但或許也可稱為「性女」大全,所收錄的69則事蹟(或故事)中,幾乎篇篇都與「性」有關。許多篇是同一人的不同事蹟被分別收錄在不同章節/類型中,因此綜合觀之,在本書中沒有任何一個角色能夠完全脫離「性」的觀點,這從各章節的名稱就可以看得出來。而每一章節的最後還都有兩頁篇幅的「西洋性生活史」小專欄,來介紹各種西方的性觀點與知識:

第一章 為性痴狂的惡女     「西洋性生活史」:貞操帶
第二章 極度殘暴的惡女     「西洋性生活史」:搶親
第三章 超級拜金女       「西洋性生活史」:性無能官司
第四章 權力欲薰心的惡女    「西洋性生活史」:初夜
第五章 撼動歷史的惡女     「西洋性生活史」:結婚
第六章 為婚外情蠢蠢欲動的惡女 「西洋性生活史」:股袋
第七章 復仇女神        「西洋性生活史」:戀愛指南
第八章 妒火中燒的惡女     「西洋性生活史」:昏倒術
第九章 有權者難以抗拒的「魔女」「西洋性生活史」:初夜權
第十章 高級娼妓        「西洋性生活史」:羅馬娼妓
第十一章 緋聞纏身的惡女    「西洋性生活史」:朝見
第十二章 為男人命喪黃泉的惡女 「西洋性生活史」:處女之身
第十三章 膽大妄為的女罪犯   「西洋性生活史」:專職腳底搔癢的女官
第十四章 現代壞女人      「西洋性生活史」:長青沙龍


事實上看到最後覺得有點乏味,相似的故事架構換了不同的臉孔,簡短的篇幅沒有再多敘述和想像,反倒是每章最後的小專欄還比較吸引我。而這些「惡」女們,倒也不都絕對「惡」,大部分都是被迫為惡,雖然說做者對於「惡」女自有一番定義:

「廣義而言,『像謎一樣的女人』、『反覆無常、難以捉摸的女人』、『宛如小女孩般天真爛漫的女人』......這些在男人眼中都是某種惡女。男人以一廂情願、自我陶醉的方式建構出壞女人群像;女人為了挑逗男人,也故意展現慢弄風騷的一面。」


然而作者卻不知不覺接受了這些所謂「男人以自我陶醉的方式建構出的壞女人群像」,雖然這和作者以正史、野史為寫作材料、不得不受到資料的侷限多多少少也有關係,但我猜想這也和作者(兩位日本女性)的文化背景和生長經驗有關。本書中所有的論述很明顯地都指向性別二元論,使得書中雖然每個角色都和眾人纏綿悱惻,但也不過是午間連續劇等級的錯綜複雜罷了。

以開卷第一篇「梅莎麗娜—妖豔風騷的典型蕩婦」舉例來說。

年輕美麗的梅莎麗娜(Messalina)是第四代古羅馬皇帝克勞迪渥斯(Claudius)的皇后,因為無法在下肢不便、經常流淌口水、比自己大35歲的年老丈夫那裡得到性的滿足,轉而利用宴會不斷外遇,甚至溜入陋巷扮成妓女拉客。直到後來遇到真愛—一位年輕的青年執政官,梅莎麗娜不再夜夜狂歡,但也被迫表態、在丈夫與情人之間做出選擇,後來梅莎麗娜選擇了年輕情人,並一同設計謀殺皇帝丈夫。但刺殺行動並未成功,兩人最後分別死在士兵劍下,梅莎麗娜享年23歲,僅僅度過了八年的皇后生涯。

這是否正是午間連續劇的典型?梅莎麗娜出嫁時年僅15歲,差不多正好是現在國中升高中的年紀,充滿對戀愛的粉紅色渴望,但結婚對象卻是一個50歲智障兼身障的皇帝,她得獨自一人去面對宮中所有流言蜚語、詆毀中傷、權力金錢糾葛.....你說她能夠不鬱悶、不外求嗎?事實上後來她也找到自己的真命天子,並試圖追求自己的幸福,但這並非世人期待的皇后的作為,因此被奪去了性命,換算成現代的生命時間,正是大學畢業、想要創造一番新事業的年紀。就因為這樣而被印上「惡女」、「典型蕩婦」的烙印,未免也太不公平。

作者雖然表面上是在書寫這些女性故事,但卻像數字週刊一般帶著點男性角度的、嘲弄的氣味,政治手腕高明如她們,最後仍得以美色誘惑眾王、以政治結婚保證國家存續,讀完之後對讀者來說似乎也沒有新發現、新體會。難得材料們個個都這麼有來頭,將格局僅僅侷限於情情愛愛,69場下來也令人有點疲憊。



其實在 aNobii 快打完了,不小心按到不知啥鍵,整個跳出重來。怒啊~!
還是回自己家寫最實在...........結果又舊事重演。難道是神的旨意?????囧

October 17, 2007

Bongos

這是豪華 Bongos 堡套餐~雙層牛肉加上起司和烤培根~
強力推薦淋上起司醬的薯條~夠肥,可是夠好吃~*經典必點!XD



套餐是堡類一個加上三選二的兩個配菜,
三個選項分別是薯條(可另加錢升級)、馬鈴薯沙拉、沙拉。

這是我點的捲餅:老實說沒顏色看起來就賣相不好,可是還滿好吃。



這是餐前的沙拉和餐後飲料:



沙拉有四種醬可選,凱撒、千島、和風、田園。
不過我覺得凱撒醬比較像千島醬,田園醬則比較偏向我印象中的凱撒醬。
照片中的是田園醬,有比較濃的奶油味。
餐後飲料有咖啡紅茶果汁等(我也忘了),總之那天喝的是冰咖啡。

要 memo 一下是因為....這大概是我最近吃過最肥的料理了~哈
聽碩這是豆對蒙特婁的鄉愁,在台北吃過最好吃最完美的起司薯條再現!
而且因為第一次去的時候忘記帶相機,(驚!)
結果三天後又去了第二次......不過好像光線還是太暗了點,
請大家自行在網路上搜尋「Bongos」,會出現許多美味圖片。

兩次去 Bongos 都遇到「義大利麵賣完了唷!」,
是說那邊的義大利麵有這麼厲害嗎....經過一個午餐時間就賣光光,下次可以早起(?)去挑戰一下。



2007.10.27 補完。
消費大約每人250-300元,吃得超飽~
建議搭捷運 + 走路去,飯後還可散步運動一下~哈



BONGOS
地址:台北市溫州街74巷5弄3號(台大旁的新生南路側,76巷進去直走,門口很低調)
電話: (02) 2365-6059
營業時間:11:30-22:00(避開尖峰時間去,好很多)



檢視較大的地圖




Bongos

October 15, 2007

雅子妃—菊花王朝的囚徒

雅子妃—菊花王朝的囚徒
.作者:班.希爾斯
.譯者:金石翻譯
.三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年07月31日
.ISBN:9789866920714

這裡有介紹、試閱、相關活動和報導:http://blog.roodo.com/princess_masako


書名其實就已經概括了所有內容,一如所有的日本皇室觀察家,作者蒐集了相當多資料,走訪了許多德仁和雅子的相關人,但同樣沒辦法訪問、甚至接近兩位被報導的當事人。

會注意到這本書,是因為許久以前曾經在大話新聞中聽到它被討論,那段九分三十七秒的談話、距離德仁退後三步的距離......日本皇室奇妙的一切規矩不只讓澳洲記者大吃一驚,也是身處民主社會的我們所難以想像的。

書中有相當一部份是用類似小說的文體寫成的,讓我有點驚訝,因為已經知道作者是新聞工作者,所以一開始原本以為全書都會是報導文學,沒想到竟然會看到這一部份像是數字週刊在看圖說話的「故事」。不可否認的是作者的確做了很多努力,在這之前我從來也沒想過雅子的祖父、外祖父是啥職業。

日本現行的體制和社會的確完完全全隔絕了皇室和一般人民。

之前去日本時有機會在皇太子/皇太子妃的座車路線上「瞻仰」到他們,僅僅是非常短暫的數秒,卻從30分鐘前就開始緊張的部署一切:由公車載運來一大批維持交通秩序的警察,將行人和圍觀者在道路的其中一側整隊排好,另一側保持淨空以確保安全,我們曾經想越過馬路去找個近點的地方好拍照,不過被警察攔下、不准過馬路。而路旁的人也沒閒著,有人發送免費的小國旗、有人拉開寫著歡迎字樣的布條、有人帶領著喊歡迎口號,好像還有唱頌歡迎歌的小隊伍,不過我有點忘了。

座車經過路口僅僅數秒時間,速度不太快、但也沒有慢到可以讓人好好對準焦距,因此沒經驗的我什麼都沒拍到,一切就都結束了。皇太子坐在靠外側的座位、皇太子妃坐他隔壁(不過大部分被擋到,看不太清楚),兩人都是朝窗外微笑致意稍微揮手的標準動作。這精華的數秒鐘過後,警察們以極快的速度集合上巴士撤離,民眾們也相當有秩序的收起歡迎布條,看來相當興奮歡喜地就地解散,若不是手中還握著一支日本小國旗,會覺得剛才似乎只是街頭的一場夢。

皇宮自然也是東京都內一個相當奇異的存在,它的...綠覆率相當高,高到你即使位於離它最近的至高點,都幾乎看不到除了屋頂和樹以外的其他東西。隔著一道護城河的,便是設有高架道路標示的都內主要道路和滿滿的車流。書內有一張彩色照片是由武裝警力圍繞著的東宮,這大概也是一般人對皇宮的最近距離接觸了吧。

雖然是一本皇室八卦的書,不過作者在書中還是問了我們一些問題,到底這個世界需要皇室嗎?英國人在問,日本人也在問。日本需要皇室嗎?皇室可以為日本做些什麼?以高居世界第一的日本女性平均年齡—85.59歲來說,雅子還有很長很長的時間要努力,也許正是這些「菁英」似的經歷,讓她無法在跌了這麼一大跤之後馬上站起來,作者對此看來也是相當悲觀,不過我還是願意相信時間會帶來轉變,加油吧~雅子!

October 14, 2007

aNobii 書櫃

上週末颱風天,不小心(被迫?!)又宅在家裡的時候,突然接到 seehow 兄的 MSN,
問我知不知道「aNobii」是啥。
很抱歉,書讀不多如我,自然是有聽過(很久以前)沒用過,(汗)
奚浩又說,書苑在 aNobii 成立了一個「讀書人工會」群組,有興趣的話加入看看。

當晚,好像就這樣放著英文文獻,一頭埋進去書櫃裡了。:P

前一天,禮拜五晚上,豆剛好跑來我這兒看王建民,
作息一整個亂,加上颱風天不宜外出,不小心就在這待了超過24小時。
她可算是眼睜睜(?)看我一天手動輸入三百本的唯一目擊證人~哈

先 memo 一下網址:http://www.anobii.com/people/oneham/



隔兩天,奚浩又丟來 MSN:「寒姐,我有沒有耽誤到妳未來啊?」

哈哈~想必是兩天內狂加五百多本的動作嚇到奚兄了~XD
seehow說他弄了個掃描器,整批整批的把書輸入進去,但是書量還是比我少,怪哩。
然後聽說偉林姐也兩天沒工作了,大家都在 key 書~哈

到底是哪裡好玩呢?
其實之前就聽大家說過,只是要自己撩下去才真有感覺。

首先把目前書架上的書都照 ISBN 來 key-in 進去,就已經有一個量了,(成就感~*XD)
接著網頁上會幫妳比對「類似的書櫃」,
也就是列出和妳同樣擁有這些書的人是誰、共同擁有的是哪些書,還可以算出相似度(XD)是多少%,
所以 key一key書,就跑去別人家裡逛逛,然後一定會:「啊~我也有這本ㄟ!」又馬上加入了一本,
連帶著關於那本書的記憶也會再被挖出來回味一次。

就這樣,不知不覺就會一直待在書櫃裡不想走。(毆)

不過,後來我也發現一件事,
有些套書(尤其是翻譯本)的書目重複,以致於資料無法精確地重疊,
比方說,陰陽師(小說版)的書名可能會是:
。陰陽師
。陰陽師1 ←無空格
。陰陽師 1 ←有空格!
。陰陽師(1) ←無空格
。陰陽師 (1) ←有空格!
。陰陽師 第一卷

甚至連作者欄都有「夢枕饃」和「夢枕貘」兩種。

更慘的是到【瀧夜叉姬】這部,因為分上下二冊(不分賣),
書名更是各式各樣,有的以副標題來區分、有的直接加在書名裡:
。陰陽師 瀧夜叉姬 ←副標題
。陰陽師 瀧夜叉姬 ←有空格
。陰陽師 瀧夜叉姬(上下卷)
。陰陽師 瀧夜叉姬(上卷)
。陰陽師 瀧夜叉姬(下卷)

又比如說,哈利波特第一集【神祕的魔法石】的書名,
到底要叫【哈利波特(1)】副標題:神祕的魔法石,還是相反過來呢?

目前在 aNobii 上面,是呈現眾說紛紜百家爭鳴(?)的狀況,
我想情況應該會越演越烈,變成 aNobii 工作人員不得不解決的問題吧。

另外一個是比對「相似度」時會出現的現象,
漫畫也是有ISBN的,所以也算是「書」,但是一套長篇漫畫通常都一二十本,甚至三四十本,
只要兩人都加同一套進來,相似度就會馬上提高幾個百分點,
更不用說像安達充的漫畫動輒數十本,書櫃裡面只要放一套【H2】就進帳34本,
加上【鄰家女孩】26本、【我愛芳鄰】12本、【虹色辣椒】11本...
和其他擁有這幾套書的人的相似度馬上提高幾十個百分點。
這樣的恐怖程度,可是連武俠小說、言情小說都難以望其項背的啊~

於是我把【Skip Beat】給刪了~哈哈(對不起)

和豆也討論到這個問題,到底漫畫該不該納入計算呢?
我當然是支持漫畫納入計算的,畢竟漫畫帶給我的,比那些「有字的書」(請原諒我如此稱呼 :P)還多很多,
雖然也養成我圖像思考的(壞?)習慣,不過絕不能因此把漫畫從「書」中刪除,
但是要把漫畫和「有字的書」放在一起競爭,似乎又有點不公平。

漫畫作者雖然通常只有掛一個人的名字,但事實上大部分都是團體創作:
漫畫家(老師)、助手、出版社編輯、編劇、原著,林林總總一大群,
如此才有辦法趕得出週刊/雙週刊/月刊的進度;
而「有字的書」通常陣仗就沒有這麼大,因此產期也較長、產量較少。
安達充的【H2】34集完結,而金庸寫了一輩子的武俠小說,也才不過36本。

於是我們會想,那把整套漫畫算成「一本」呢?
這樣對漫畫家似乎又太過殘酷,全一冊的漫畫也是一本、四五十集的長篇大作也是一本,
若是用乘以一個係數來算,那這個係數是零點幾呢?恐怕誰也不敢說,
況且用這種算法,得出的書量未免太過詭異。

那若是將漫畫和「有字的書」分開成完全不同的兩類,分別計算呢?
如果是很久以前的社會或許可行,可是現在的書籍種類這麼多元,
「繪本」、「圖文書」、「畫冊」、「設定集」....又該如何分類?
比方說【NANA】漫畫目前17冊,在第七集和第八集之間出了一本【NAN 7.8】,
裡面就是角色介紹、劇情回顧等等有的沒的,擺明著是出版社出來撈錢的,
這又要怎麼算?漫畫作者幾乎沒有為這本書畫新的圖啊~

好可怕的資本主義啊,完全把一個書櫃給打亂了。
即使是在一個單純的書櫃裡面,可能也不會有什麼公平正義之類的東東吧。

一個人去旅行

高木直子【一個人去旅行】 .作者:高木直子
.譯者:陳怡君
.大田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年10月06日
.ISBN:9789861790725


其實可以看得出來直子並不習慣也不喜歡一個人去旅行,一路上都透露出寂寞的氣氛,使得這一本書雖然定調在「一個人」和「旅行」, 不過到最後只讓人覺得是本普通的、介紹各地好玩好吃的旅行遊記而已。

比起前幾本作品—尤其是150cm系列—能夠觀察到極細微的部份 ,讓讀者們感同身受、拍案叫絕,這本書就稍嫌平淡了點。事實上,在讀前兩本作品【一個人泡澡】、【一個人的第一次】時,就屢屢讓我覺得:這是出版社企劃嗎?很嚴重的不協調感,在【一個人的旅行】這本書裡也同樣出現,每段旅程的時間過短、觀察不夠細密、作者 不夠放鬆,都讓人覺得,雖然直子的手繪圖還是一樣可愛,但是讓人驚艷的感覺已經蕩然無存。

這樣的現象其實也同樣存在於小栗左多里的【來去夏威夷】,變成只是普通的遊記而已,真的很可惜。
兩位作者我都非常喜歡,希望妳們要多加油啊~